自“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目标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得到中国社会各界更加深入的关注。其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更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在此背景下,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迎接挑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陆续开展“低碳城市”建设。
作为城市内人口和产业的主要活动场所,建筑的高效运行成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突破口。相比于推翻重建老旧建筑来实现低碳目标,江森自控认为“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有机更新方式是更符合低碳城市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然而对于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来说,在建筑节能改造以及运维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等待解答。如何判断改造后的建筑是否达到了节能目标?如何平衡节能改造的投资与回报?如何将智能科技应用于节能改造?节能改造后,如何维持设备设施稳定高效的运行,实现建筑能效的提升?
建筑不仅仅是冰冷的、待改造的客体,而是“有感知”、“会思考”、“能生长”的有机生命体。为了实现建筑的有机更新、让老旧的建筑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对既有建筑的节能升级,需要立足建筑整体、覆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并借助智能的科技手段,为人、设备和管理平台搭建桥梁,实现建筑的高效运行并延长建筑的生命。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助推着建筑及其系统和设备的扩容和升级。“建筑有机更新”的内涵也将随之不断丰富,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建筑有机更新和能效提升的行列中,助力低碳城市的建设,携手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登记下载《低碳城市目标与中国城市建筑有机更新白皮书》